我們每隔幾年就會例行升級科技設備——無論是最新款的iPhone、不堪負荷的處理器,還是無法運行新遊戲的顯示卡。這些過時的裝置經常被轉售或棄置。
然而許多淘汰的技術仍在不可思議的重要領域持續運作。以下是八個至今仍肩負關鍵任務的復古科技實例。
一位科技愛好者證實1982年上市的Commodore 64理論上能挖掘比特幣,但其8位元1 MHz處理器每秒僅能運算0.3次哈希值。相較之下,RTX 3080顯示卡每秒可執行1億次哈希運算。以這種速度,要挖到1顆比特幣大約需要10億年。
另項實驗使用1989年任天堂Game Boy進行挖礦。透過樹莓派Pico提供網路連線後,其哈希速度提升至每秒0.8次——雖略快於C64,但仍比現代ASIC礦機慢了約125兆倍。Game Boy要挖出完整比特幣所需的時間,將超過宇宙現存年齡。
波蘭格但斯克一家汽車修理廠30多年來始終倚賴Commodore 64C。這台電腦即便經歷水災仍持續為商家精準計算傳動軸數據。其1 MHz處理器和64 KB記憶體能流暢運行店主開發的客製軟體,證實老舊科技比現代替代品更經久耐用。
印第安納州一家烘焙坊自1980年代起便採用Commodore 64作為銷售時點系統。這台暱稱「麵包盒」的電腦擔綱網路收銀機。與容易因更新出問題的現代POS系統不同,C64始終完美可靠——僅需隨產品更動偶爾更新鍵盤標籤。
驚人的是,美國核武庫仍依賴1976年IBM電腦操作,該系統使用儲存量僅約80KB的8英吋軟碟——尚不及現代一則簡訊容量。雖然已有現代化計劃,但這個系統仍因其久經驗證的可靠性持續服役。
無獨有偶,德國海軍1990年代打造的勃蘭登堡級巡防艦也使用8英吋軟碟。儘管配備先進武器系統,這些艦艇仍保留過時儲存科技。現行升級方案採用軟碟模擬器,但懷舊情緒讓部分原始系統得以保留。
造價數十億英鎊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竟運行已於2014年停止支援的Windows XP。英國皇家海軍雖維持完善安保措施,此種依賴淘汰軟體的情況仍引發憂慮。
英國先鋒級核潛艇同樣使用XP系統管理飛彈。基於安全考量,這些隔離系統將持續服役至2028年才會更新。
2015年巴黎奧利機場因一部Windows 3.1電腦當機導致系統癱瘓。這套運行氣象軟體的1992年系統故障後,基於安全考量被迫暫停航班起降。有人戲稱這台電腦只是想升級到Windows 95。
儘管未詳細著墨,許多教育機構仍持續採用Commodore 64等復古電腦教授程式設計基礎與物理模擬。其簡單架構使其成為核心計算概念的理想教學工具。
除實際用途外,許多機構保留老舊系統出於懷舊、相容性考量或成本規避。這些案例凸顯熟悉可靠技術的持久價值——即便最終仍會被升級替代。
這些實例展示過時科技如何在全球持續扮演關鍵角色。從遊戲主機挖礦到古董電腦控制國防系統,淘汰科技展現驚人韌性——提醒我們簡約與可靠性的永恆價值。